党史学习教育 |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3-4

  【“学习笔记”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入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学好党的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合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推出“笔记君学党史”系列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体会。

  今天,笔记君与您一起学习该书第三、四篇文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


(三)


  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篇重要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讲话中有关“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内容的节录。全文约2100字,分14小节,有对干部群众、对青少年学习历史、学习党史的殷殷嘱托,还有在吉林、宁夏、北京大学、重庆、安徽等地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

  为什么强调“知史”?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史“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也因为“创业难,守业更难”,“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不忘历史、不忘初心”。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2020年8月23日,安徽省合肥市薛河湾社区举行“听老兵讲故事”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少先队员们聆听老兵讲述抗战故事,铭记战争的苦难与胜利的光荣。图为学生们在听九旬老兵施长明讲自己当年的战斗故事。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摄

  “知史”,要“知”什么?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视野”包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关于学习历史,总书记强调,“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

  关于学习党史,总书记指出,“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

  关于党史教育的内容,总书记用“三个深入开展和一个重要内容”来概括: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

  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

  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考察调研,总是关注了解当地的红色历史。

  2015年在吉林,总书记讲道,“吉林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强调革命历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党的建设的宝贵资源。

  2016年在宁夏,总书记说:“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并用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2018年在北京大学,总书记讲:“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要了解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文思想和发展阶段,特别是要了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020年在安徽,总书记回忆历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总书记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抓好广大青少年的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特别重视,要求“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

  关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三个更加深刻地认识”,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的理论是正确的、党中央确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是正确的,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澳门中小学学生使用的教材《品德与公民》中有丰富的关于国情、国旗、国歌的内容,学生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关于祖国的知识,培养对祖国和澳门的感情。图为2019年11月25日,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回答老师提问。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摄

  如何推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历史发掘好、研究好、宣传好,组织好相关纪念活动,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凝聚正能量。

  在2018年的北京大学考察中,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

  在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时,总书记要求,通过展览,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实现“三个更加深刻地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对学校教育,总书记要求,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对思政课老师,总书记要求,要有“历史视野”,要“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对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和全体人民的党史教育,总书记要求,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发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 去。”


(四)


  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这篇重要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25日,中国共产党即将成立九十二周年之际,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全文约4400字,这篇文稿属于首次公开发表。

  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特别是通过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高我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这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很有意义,也是对我们党成立九十二周年的最好庆祝。

  正是从这样的高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了学习党史、国史的重大意义,强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党史、国史,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可以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提高工作本领。

  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致开幕词。他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图为邓小平在大会上致开幕词。新华社发

  站在我们党九十二年、新中国六十四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走过的光辉历程,如何认识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件大事”概括了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

  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书记指出,“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强调,我们“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是31日上午,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习近平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以下几点尤为紧要”:

  第一,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

  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总书记通过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经艰难曲折,付出巨大牺牲,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得出这一基本结论的历史进程,强调指出“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二,必须顺应世界大势

  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

  总书记通过深刻分析近代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落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加入世贸组织,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等历史事件、历史变革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指出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重要性。

  总书记强调,“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第三,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是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考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一以贯之的。

  总书记指出,“在前进征途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客观要求。

  总书记通过回顾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进程,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求,“必须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更好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第五,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文化自信,强调要坚持“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内涵。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继续向前推进仍然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并提出要求,“新形势下,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2021 肇庆学院 版权所有